關于舉辦“新陰陽五行針治療多種內科及疑難雜癥臨床技術精品推廣班”的通知
療法介紹:
新陰陽五行針全稱舍巖五行針源于上世紀末在韓國某巖洞發(fā)現的《舍巖道人針灸要訣》,取穴理論來自《黃帝內經》與《難經》等。五行針取穴的范圍在五腧穴之中,每種病癥有基本的定式,根據五行的相生相克每次選出4個穴。同一個經絡的疾病,發(fā)生的位置或者形式不同,下針的處方都相同。五行針體系完整,可應用于廣泛的內科疾病,且效果顯著,對于治療傷科疾病也有穩(wěn)定療效,是比較罕見的“五腧穴”的應用體系。以熟知理論為基礎,可自行分析推理病因治療多的“較好次”遇見的疾病。真正達到“授人魚不如授人漁”的教學目的。陰陽分形,經絡辨證,辯證清晰,取穴有度,是一種簡便,快捷,安全,有效,易上手,無痛苦的四兩撥千斤的針灸技術。將針法取穴回歸于陰陽五行之中,取之有道,用則有法。
課程優(yōu)勢:
1.理論簡便,通俗易懂,可快速推斷病因。
2.穴位少,套管進針,指力訓練,操作簡便,即學即用
3.五腧穴分布四肢,安全系數高,無創(chuàng)傷,患者痛苦少,危險系數低,非常適合中醫(yī)或針灸小白
4.練習功力,指力,只需掌握配伍規(guī)律及腧穴定位(公式化)
5.因經絡歸因治療真正的體現了:異病同治,同病異治
6.疾病的診斷以十二經絡系統(tǒng)為主,學一組穴位可以學會相關的一系列疾病
課程安排:
較好天上午
較好節(jié):舍巖針法簡介
第二節(jié):五臟六腑,經絡,穴位,五腧穴的含義
(1)五行與五臟六腑
(2)五行生克關系
(3)十二經絡名稱
(4)五腧穴的名稱及意義
第三節(jié):新五行針核心辯證—陰陽寒熱:(重點)
第四節(jié):補瀉原則 、補瀉含義、補瀉手法操作
較好天下午
手太陰肺經系統(tǒng)的疾患
肺實證:(瀉肺四針)
1.大拇指麻木
2.白癜風
3.頭皮痛
4.關節(jié)炎:四肢的關節(jié)有嚴重的痛癥
5.尾骨局部瘙癢
6.急性風濕痛、多發(fā)性風濕病
7.吞酸、嘈雜、噯氣、呃逆(水飲)
肺虛證:(補肺四針)
8.咳嗽、喘促
9.肺氣虛中風(右側麻痹)
10.頭皮油脂過多(頭皮屑多)
11.寒濕頭痛:洗浴后頭痛
12.皮膚干燥、干癟,腳后跟干裂
13.白內障
14.打鼾
15.禿頭(脫發(fā)過多、產后脫發(fā))、惡風
手陽明大腸經系統(tǒng)的疾患
大腸實證:(瀉大腸四針)
16.肛門重墜:下腹部疼痛
17.腹痛(手壓則疼痛減緩)
18.便秘或膿血便
19.四肢刺痛
20.中耳炎(耳朵里出膿水伴刺痛)
21.失眠癥
22.肚臍周圍疼痛,下腹部緊繃
23.食指麻木
24.面神經麻痹:口眼歪斜
25.食管潰瘍
大腸虛癥:(補大腸四針)
26.發(fā)際瘡:頭部長沒有膿頭的膿包
27.眼球充血
28.耳朵下有較硬的腫塊
29.皮膚病、風疹、全身爛、肝斑(褐色斑點)
30.皮膚松弛:下腹部沒有彈性
31.硬皮癥:皮膚干燥、粗糙、緊繃
32.手足涼
33.脫肛、大便不通(老年性便秘、氣虛便秘)
34.久痢
足太陰脾經系統(tǒng)的疾患
脾實證:(瀉脾四針)
35.腹脹伴腹痛
36.過食證:吃完飯,肚子也餓
37.大小便不爽
38.身體浮腫:下肢嚴重
39.痞滿:胸和中脘部位發(fā)悶,不舒服
40.面色萎黃、泛油光——(一次提亮)
41.上眼皮水腫
42.雞眼、有繭子
43.全身瘙癢:有蟲爬感,撓也無效
44.痰濕體質的膝關節(jié)炎(關節(jié)疼痛附近肉多)
脾虛證:(補脾四針)
45.痞氣:胃脘部腫塊隆起,日久不愈
46.全身酸痛:陰天或者降溫
47.頭暈:頭重如裹
48.嗜臥:容易疲勞
49.早起身體困倦乏力
50.失眠證:因思慮過重引起
51.麥粒腫
52.口腔潰瘍——(一次)
53.多痰:喉部經??惹逄?/span>
54.消化不良:沒有食欲
第二天上午
足陽明胃經系統(tǒng)的疾患
胃實證:(瀉胃四針)
55.口臭:打嗝的時候有腐臭味
56.大便不暢(上或上腹有振水聲伴腫大)
57.下眼皮腫大
58.糖尿病——(一次降糖,可測試檢驗)
59.皮膚痛:觸摸皮膚有強烈的痛癥
60.關節(jié)炎:關節(jié)內刺痛
61.干燥癥:頭上起頭皮屑、嘴唇干裂
62.鼻竇炎、鼻炎
63.瘡口不收:傷口變成膿瘡、流膿
64.易饑
胃虛證:(補胃四針)
65.白內障
66.胃炎、胃潰瘍(一次)
67.眼睛的白眼仁侵犯或覆蓋黑眼仁
68.腦鳴:來自大腦的耳鳴
69.下頜關節(jié)痛或經常下頜關節(jié)脫臼
70.食欲不振(一次改善)
71.吞酸:一邊打嗝一邊吐酸水
72.消化不良,食積
73.眼球充血:目外眥充血或游泳、洗澡后充血
手少陰心經系統(tǒng)的疾患
心實證:(瀉心四針)
74.胸悶心悸
75.過喜:不自覺的笑,并且難以控制
76.失心:容易發(fā)火、謾罵
77.心肌肥大
78.動脈硬化、心肌梗塞、腦卒中、心絞痛等合并癥
79.青光眼:因動脈硬化引起的眼花
心虛證:(補心四針)
80.盜汗證
81.顫證:手腕震顫(原發(fā)性)、頭顫
82.心酸熱:臉色發(fā)紅,反酸水
83.低血壓(一次)
84.重感冒:流感伴高燒不退
85.多夢、容易驚嚇
86.噯氣:心氣不足的打嗝
87.浮腫:全身浮腫嚴重,眼睛睜不開
88.目內眥充血
手太陽小腸經系統(tǒng)的疾患
小腸實證:(瀉小腸四針)
89.熱淋、尿道炎
90.口腔潰瘍
91.聽力下降
92.舌尖疼痛
93.坐立不安
94.腹脹
95.腰痛
小腸虛證:(補小腸四針)
96.面神經麻痹:口眼渦斜(久?。?/span>
97.肩周炎
98.鼻出血:習慣性流鼻血
99.鼻瘡:鼻干燥、鼻內有熱感、鼻腔容易起泡
100.舌尖熱痛
101.腹痛:小腹刺痛
102.暈車
103.化膿性出疹型皮膚?。菏軣釃乐?/span>
104.水痘、斑疹、帶狀皰疹
105..腳癬(熱、癢)
106.結膜炎——(一次)
第二天下午
足少陰腎經系統(tǒng)的疾患
腎虛癥:(補腎四針)
107.遺泄:精液或小便不自覺流出、或者夢遺
108.近視或瞳子濁、迎風流淚
109飛蚊癥(花眼)
110虛中風:身冷多汗、臉色發(fā)黑、無光澤、半身不遂
111青盲:黑睛也瞳神之氣色、形態(tài)正常,但視力逐漸減退甚至失明
112視神經萎縮癥
113.鼻痔及瘡
114.冷呃:忽然到冷的地方或者喝涼水會打嗝
足太陽膀胱經系統(tǒng)的疾患
膀胱實證:(瀉膀胱四針)
115.尿道狹窄
116.熱淋:小便時有熱感或隱隱的灼刺感
117.膏淋:小便渾濁
118.血淋:小便出血或出膿
119.膀胱結石
120.小腹部不舒服,發(fā)硬、痛感嚴重
121.腰肌勞損
膀胱虛癥:(補膀胱四針)
122.高血壓頭痛(一次緩解)
123.脊柱側彎
124.腰突:3、4、5足趾麻痛
125.尿失禁或尿不通
126.膀胱炎、膀胱結石、前列腺增生
127.腳底發(fā)熱或感覺異常
128.耳鳴
129.夜尿——(一次)
130.尿道炎:小便頻數或不能憋尿
手厥陰心包經系統(tǒng)的癥狀
心包實證:(瀉心包四針)
131.胃痛
132.背涼畏風
133.低血壓——(當場)
134.食積——(一次)
心包虛證:(補心包四針)
135.腋臭
136.心律不齊
137.盜汗證
第三天上午
手少陽三焦經系統(tǒng)的癥狀
三焦實證:(瀉三焦四針)
138.小便不通
139.頭痛:眉棱骨附近疼痛
140.膝蓋痛
三焦虛癥:(補三焦四針)
141.中風預防:壓力大的人
142.精神病、歇斯底里、癲癇
143.失眠
144.鼻炎:平時沒有涼風也鼻塞,無法聞味
145.頸肩疲勞:肩膀發(fā)沉,右側胳膊疼
146.腰痛(腎虛腰痛)
147.癡呆(記憶力快速下降)
足厥陰肝經系統(tǒng)的癥狀
肝實證:(補肝四針)
148.顛頂頭痛:百會穴疼痛
149.易怒
150.脅肋痛
151.胃酸過多:胃痛、小腹可有牽扯痛
152.手足急性痙攣伴麻木
153.風暈:眩暈癥伴耳聾、胸悶
肝虛證:(補肝四針)
154.眩暈
155.青光眼
156.肝風咳嗽:運動或說話時咳嗽
157.痰郁證:胸脅脹滿、運動則喘、嗓子有異物感
158.頸項頭痛(落枕)——(一次)
159.肝經虛腰痛:急性腰痛不能屈伸
160.冷泄:喝涼水、吃涼的食物、豬肉后腹泄
161.爪甲枯萎:指甲發(fā)干發(fā)脆
162.高血脂癥
足少陽膽經系統(tǒng)的癥狀
膽實證:(瀉膽四針)
163.食困癥
164.偏頭痛——(一次緩解)
165.易疲勞
166.易怒,歇斯底里
167.胸脅脹滿、倆肋疼痛
168.關節(jié)腫脹疼痛
169.腕管綜合征
膽虛證:(補膽四針)
170.慢性疲勞
171.感冒和感冒后遺癥——(一次治愈)
172.心膽氣虛
173.失眠:心理空虛
174.經常嘆氣伴有胸悶
175.頭暈
176.視力模糊
177.頸椎病——(一次)
178..心絞痛
第三天下午
較好節(jié):臟腑之間的關系:表里關系、 別通關系、交錯關系、化合關系:
第二節(jié):臟腑功能虛實鑒別
(1)功能表現
(2)郄穴的輔助診斷
第三節(jié):常見病的辯證與針譜:
高血壓、低血壓、脂肪肝、糖尿病、胃痛、慢性疲勞、痛經、感冒等常見疾患
主講:
吳玄哲,中推專題授課,中推中醫(yī)委員會委員,主治中醫(yī)師,碩士研究生。畢業(yè)于長春中醫(yī)藥dx,曾獲得畢業(yè)生稱號,以及碩士研究生論文被評為畢業(yè)論文。擅長運用舍巖五行針結合體質辨證治療。曾師承于韓國五行針名家趙同德教授。在讀書期間獨立完成韓國針灸名著——《舍巖道人五行針灸法》的主體翻譯并整理成書稿,并在學校的師生之間進行分享和學習。
邀請對象:
各醫(yī)院針灸科、中醫(yī)科、骨傷科、理療科、疼痛科、康復科從事推拿、軟組織損傷、脊椎病、理療、骨傷、康復、針灸、針刀等科室醫(yī)師、理療師和各從事醫(yī)療技術、教學、科研機構,從事醫(yī)療保健有關人員等。
研修方式及證書:
1、由吳玄哲老師親自授課,研修班以教學與實戰(zhàn)相結合,手把手臨床輔導。
2、學習技術簡單易學、強調易復制、易推廣,現場學習、掌握精髓,學懂、學精。
3、經中推聯合醫(yī)學研究院決定,所有參會人員均頒發(fā)研究院學業(yè)證書,可以作為就業(yè)上崗的參考證明。
4、在中推研究院同一主講同一個課程期間,可持中推學業(yè)證書復習;在本院與講課老師合作期間,復習不限制次數,倘若本院與講師合作不能在繼續(xù)進行,復習即無條件終止。(備注:如果授課在中推授課,可以一直復習)
5、學員可收集整理臨床病例,在開課時與授課現場交流。
6、遠程指導:臨床操作遇到任何問題,微信群隨時聯系老師或者群內學員互相交流,快速解決。